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居官廉明 在家孝友——清代候补道朱孔璋

发布时间:[2012-10-08] 来源:丰顺县纪检监察网 浏览次数:3168

 在留隍镇东留居林地段,有一块长2米,宽1米,厚0.2米的石碑,碑文为:公讳孔璋,字其赞,别号琢斋,姓朱氏。世居潮之丰邑留隍。由太学授到就选拣,发广西。乾隆庚午,试政全州山枣,咨补桂林府参军,调任凌云县,贰分防天峨等处。历管宝桂钱局,以贤能荐举卓异,升授福建仙游县知县,辛卯山东接驾,蒙缎调任贵州铜仁县知县,署理荔波、玉屏等县事务,特署独山州五载。

 敕授文林郎元配夫人陈氏封为孺人。

 皇清敕授文林郎琢斋孔璋朱公之神道。

 封赠谥讳曰:腾公考讳,显瑞公二代文郎,祖妣邓氏、张氏俱为孺人。公历任闽、黔,勉持清操,兴利除弊,摩不殚心,民苗有吕父之歌。乾隆三十五年,仙游重修邑志,公廉明强干,载入循吏,传士民之碑,仪门及机亭梅岭,以志遗爱。嘉庆己卯,广东省纂修通志,载入仕官传,称公居官廉明,在家孝友云云。

 敕授文林郎知直隶广平府咸县事,甲子经魁愚弟李逢午顿首拜述。

 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秋月吉旦八大房子同立。

 该碑原是清朝嘉庆年间立的,距今近200年,记述清留隍人朱孔璋一生的官职、政绩,以及皇帝敕授称号、封赠谥讳等内容。古代的人若做官为宦者,如果是勤政受民,清正廉明,百姓就视他是好官。朱孔璋“居官廉明,在家孝友”,深得民众赞颂,其政绩又被载入《广东省通志》,故他成为丰顺历史上诸名贤之一,民国《丰顺县志》也把他列入《列传·仕宦》。

                                       

 朱孔璋,字其赞,号琢斋,文林郎为皇帝敕授称号。他是海阳县丰二图小留隍社新村(今丰顺县留隍镇居林村桥东)人,生于清世宗胤祯雍正初年(清雍正元年为1723年)。

 朱孔璋出身于朱氏官诰世家。朱氏源由沛国,望出吴郡,发扬于山东,血缘初祖属轩辕黄帝,绝大多数朱氏后裔,都自称出自曹侠(挟)之后。丰顺朱氏肇基祖丰山万五公,是朱熹第十一代孙,其先世来自金陵,原籍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宋末元初,为避战祸,迁来潮州府金山下仙坊巷(后改朱屋巷),官任潮州府儒学正堂。公元1406年前后,才由潮州移居海阳之丰政都拔溪(今丰顺县黄金镇清溪村),时越500多年,已传下二十八代。朱孔璋的祖父为丰山万五公十三世祖曰腾公(即东留朱氏开基祖,由龙岗杨梅坑村迁徙到东留居林创居),字愿忠,通晓书史百家,恩赐文林郎。他的父亲显瑞公,清进士,知海阳县,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赠文林郎。

 朱孔璋自幼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在学校读书时常名列榜首,时有神童之称。他考上监生后,因才华出众被选拔到广西全州山枣(今桂林市全州县)任司巡检。

 朱孔璋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饱受儒学熏陶,牢记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尤其是把“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当作座右铭。他十分崇拜他们的老祖先朱熹先生,朱熹的学术“集诸儒之大成,发先圣之秘蕴”、“致广大,尽精微,综百代”,被誉为继孔孟之后影响最深远的万世宗师,被尊为“朱子”。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有朱子那样对社会作出如此大的贡献,但朱子的精神鼓舞着他,认为读书的志向在于对人民有所贡献,不论这贡献是大还是小;当了官就要有国家的观念和群众的观念。朱文公家训他熟记于心:“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乾隆十五年(1750年),朱孔璋怀着“臣之所贵者,忠也”的信念到广西走马上任。巡检一职,乃掌管“辑捕盗匪,盘诘奸究”的地方治安小官。官虽小,但责任重大,关系着一方百姓安宁、社会和谐的大事。刚上任,他就发觉这里与湖南交界,为苗、壮、汉杂居之地,人流复杂,盗匪到处横行,百姓深受其害。以前几任巡检,均因受贿而置之不管,任由盗匪四处横行霸道,人民有苦不敢说,有冤不能伸,惨不堪言。

 朱孔璋为救民于水火,决心整顿社会治安,到处张贴布告,说要严惩强盗,号召民众大胆揭发。时巡检副官是本地人,盗徒多勾结于他。孔璋发觉后,决意剪除这个地头蛇。恰巧有人控告一外地盗匪劫夺百姓财物状,孔璋立即受理,将盗匪逮捕归案,并从盗匪口中揭发出副官种种恶迹。孔璋掌握了铁证,随即查办,副官被仗责下狱,受到严惩。百姓见之,莫不拍手称快,欢声雷动。同时,他做好安定团结的工作,使各民族百姓消除隔膜,加强团结。不久盗贼逐渐敛迹,社会安定,人民也安居乐业。

 因为朱孔璋“捕盗民安”做出了成绩,一年后就晋升为桂林府参军。不久,又调任凌云县(今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县丞,专管钱局。(钱局,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掌管一县财政经济命脉。)主理钱局,责任重大,非贤能难以胜任。孔璋上任之后,他把官府钱粮一一登记在案,以后的收入支出记录分明。他尽量节省府衙门日常费用,多留下一些钱粮,每当农田歉收,把粮食救济民众,用节省的银两到外地购粮,运回平粜,使百姓得以暂时度过难关。

 朱孔璋办事精明能干,百姓有口皆碑,皇上获悉,十分高兴,把他从县丞职位升授为知县。这次,他从广西被调往福建,就任仙游县令。仙游县,在福建算是穷乡僻壤,水利长年失修,田地非旱即涝,人民生活艰苦,盗贼肆虐。孔璋到任后,亲自到各地农村探访,跟下属及乡绅共商安民之策,并带头捐廉兴修水利。同时,清查豪强非法侵占的田地,还归于民,严惩不法之徒;还统一商税,整顿租赋,有利民生。经过他多年的不懈努力,仙游县农桑渔盐日臻繁盛,逐步解决了百姓饥困,政通人和,人民感恩载德,说朱知县勤恤民隐,爱民如子。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高宗皇帝出巡山东,闽浙总督委派朱孔璋为特使,前赴迎驾。孔璋从福建仙游起行,经浙江、安徽、江苏诸省,几千里路程,一路水陆兼程,艰辛备至。孔璋把带来的礼品进贡,皇帝非常高兴,赏赐他很多锦缎玉帛。

 不久,朱孔璋又被调往贵州省,历任铜仁、荔波、玉屏等县知县。后又升任独山州(今贵州都匀市独山县)知州。任内五载,为官清廉,兴利除弊,深得民心。之后,又擢升为候补道。

 朱孔璋所到之处,均有不俗政绩,地方官及上级都很器重他。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仙游县重修县志,把朱孔璋载入新修《仙游县志》中的《循史传》,称其“廉明、强干”,并在仪门及枫亭梅岭等地立碑,勒石以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省纂修《广东通志》,也把他载入《仕宦传》,称其“居家廉明,在家孝友”。

 朱孔璋故居在居林村桥东“郎官东第”(该居创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原来在中厅梁下悬挂写着“凤萼济美”、“闽黔志爱”的牌匾,又在后厅两侧挂着用长竹简镌刻的楹联,上联为:“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下联是:“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该联是孔璋亲自撰写的,是要告诫子孙要团结于家族,和谐于社会。他还言传身教,家人族人要与人为善,必须从兄弟、妯娌、姐妹、叔侄做起,人人从自己做起,凡事不要与人争执,礼让三分,和谐相处;人生一举足,勿忘祖宗之列训,正如孔子所说的:“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慎斯术以往,其无所失矣。”这样,家族才会兴旺发达,社会就会安定团结。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牌匾及楹联已经不复存在,但以后每逢岁末,其裔孙必用红纸书写此楹贴于原处,以继承、发扬其先祖的优良传统;同时,在“郎官东第”的大门两侧,也张贴了新的对联,对联内容是:“郎官先祖当年廉洁爱民传今古;东第后辈历来勤俭持家教子孙。”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历史启迪。

             

 朱孔璋逝世后,皇清敕授他为文林郎,并封赠他的元配夫人陈氏为孺人,续配夫人黄氏也封为孺人。朱孔璋祖父曰腾公、父亲显瑞公,以及他均被恩赐文林郎,三代文林郎传为世代美谈,人们咸称:“衣钵相传”。孔璋膝下有八子,即:启扬、启隽、启翰、启和、启秀、启醇、启善、启健。八位儿子,也俱博学多才,出类拔萃,秉性类其父辈。其中三子启翰曾授福建同仁县知县。

 朱孔璋墓葬于东留新村“爱日堂”东侧,墓面朝东,以凤凰山为远朝。由于长年洪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其裔孙将其坟移葬于居林“雄鸡展翼”山脉,墓旁两侧“墓手”处仍镌刻朱孔璋生前撰写的诗联:“有好子孙方为福;无多田地不为贫。”

 朱孔璋祖父曰腾公,于1650年前后移至东留后,约有360多年,民风淳朴,世代耕读兼长,尤为重视兴文重教,古今往来,出过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社会贤达、讲坛教授、科技精英、商贾能人,比比皆是。朱的、朱拉伊、朱孟依、朱庆伊便是当代的杰出代表,他们事业有成,贡献社会良多。(据《丰顺历史名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