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献资料 >> 理论研究

“望闻问切”纯洁党性

发布时间:[2012-03-27] 来源:丰顺县纪检监察网 浏览次数:1977

丰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 健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本人认为,可采取“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即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 善于观察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掌握基层干群关系,了解群众需求。要深入了解地方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基层党支部在农村中能否发挥核心作用,村委会对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即“三资”问题的管理情况,以及整个地方的社情动态,充分掌握好基层第一手信息,如发现有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党委领导汇报,尽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日常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应高度重视群众的信访举报工作,及时受理,深入检查,从中发现违反党纪政纪的人和事。当前,我们纪委监察局要在全县范围内,对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开展清查清理,督查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强力打击违规、非法处理农村集体“三资”以及坑农、害农行为,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闻”。即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和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方面,要虚心听取群众对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包括对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作风的意见和评价,工作上若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要及时加以改正;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干部工作作风确实存在有问题或者不足之处,要立即整改,不断优化干部工作作风。另一方面,要多听取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工作的评价或者对政策、决策拥护与否的反响意见,对党委政府正确的政策、决策,群众一时理解不了的,要及时、耐心地教育引导群众,做党委政府政策、决策的宣传者、引导者。

    “问”。即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善于问政于民。党员领导干部包括纪检监察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必须吃透下情、了解民意。如何吃透?一句话:要善于深入基层调研。调研在于深,只有树立良好的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清实情、摸出隐情,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和科学决策打下基础。否则,双脚就会“踩空”,头脑就会“发空”,问题就容易“抓空”。调研在于实,调研的过程是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的过程,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摸实情、讲实话、务实事、求实效。

    “切”。即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善于思考和分析,切中问题要害,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前面三者的“望、闻、问”是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那么,“切”则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环节。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透过现象认清本质,通过偶然发现必然,努力从普通的现象中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升华,推广运用,从当前的工作中预见到未来的隐忧,未雨绸缪,争取主动,既了解事,又明白理;既在工作上见成效,又在思想上有收获。通过深入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找出规律,揭示出本质,总结出经验,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发挥参谋决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