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献资料 >> 理论研究

完善三项制度 构筑六道防线

发布时间:[2016-10-08] 来源:丰顺县纪检监察网 浏览次数:2924

完善三项制度构筑六道防线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6-10-08

 

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分散性,而对领导干部进行“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又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是干部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题。作为全省地税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地税局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试点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建立“三项制度”“六道防线”,初步形成系统性监督机制,“八小时以外”监督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三项制度”,提供刚性保障

为了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圈、休闲圈和社交圈(以下称“三圈”)的监督,番禺区地税局逐步完善“三项制度”。首先是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将“八小时以外”活动纳入干部考察制度。在正科级领导干部提任、转正考察时,增加对“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的考察,活动开展以来提任、转正的领导干部均全部考察了“八小时以外”表现情况。其次是实行曝光制度。如有发现并查实的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和典型问题,则上报市地税局“广思网曝光台”予以曝光。再次是完善谈心谈话制度。积极落实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交心谈话、提醒谈话、廉政谈话,力求做到抓早抓小,及早发现,在苗头上提醒。据悉,活动以来已开展谈话44人次,经常性“提个醒”效果明显。

二、构筑“六道防线”,引导活动走向

针对“八小时以外”需要引导大家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番禺区地税局从思想上、规范上、家庭中、社区间、技术上和舆论上加以引导,构筑了“六道防线”。

“思想防线”:通过“物、像、影、音”的“四维”方式,建立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机制。如通过月度基层党支部定期沟通会,使党支部书记始终与干部保持零距离接触,时时关心干部的思想变化;以行为规范明确“三圈”内的行为导向,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励”;运用领导干部腐败的反面典型教育在位的领导干部,以鲜活事例触动干部心灵,在思想上引起震撼。

“规范防线”:开列“八小时以外”需请示报告的9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清单,让领导干部清楚了解需报告的事项,及时报告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接受监督,无形中约束规范自身言行。

“家庭防线”:通过召开家属座谈会、发放《家庭助廉联系函》和《家属调查表》的方法,加强与干部家属的沟通交流,掌握干部职工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等情况,充分发挥干部家属的“廉内助”作用,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联合防线”:由监察部门聘请特邀监察员,合理切入干部的“三圈”,广泛获取信息,以及时发现某些领导干部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居住地联系通报制度,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党员干部把自己“八小时以外”的表现、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把“三圈”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居民得实惠、党建添活力的综合效应;公开“八小时以外”监督举报电话,向纳税人发放公开信,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发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技术防线”: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大力促进“互联网+”监督方式的开展,通过建立微信群、关注朋友圈、提倡微信运动、视频电话抽查等方法,了解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兴趣爱好和业余生活,实施“三必问”,使监督工作变为人文关怀。

“舆论防线”:一方面通过建立与新闻单位的情况通报制度,主动借助舆论的力量,采用开辟专栏、设置新闻焦点、新闻报道等方式,及时纠正和批评某些领导干部的不检点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声势,警醒当事人,教育其他人,揭露腐败者;另一方面,重视注意保护那些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私人信息和私人空间,尊重领导干部的隐私权,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做到既合情、合理,又合法、有效。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税务局监察室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