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献资料 >> 理论研究

如何破解“腐败接力”难题

发布时间:[2017-01-09] 来源:丰顺县纪检监察网 浏览次数:2854

             

             如何破解“腐败接力”难题

 

            来源:南粤清风网      日期:2017-01-04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布通报,广东省茂名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梁毅民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通报称,梁毅民违反廉洁纪律,委托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私营企业主代为投资,获取巨额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颇具深意的是,梁毅民已经是茂名市落马的第三个市委书记,在梁毅民之前,已有周镇宏、罗荫国等前茂名市委领导相继落马并先后被判刑。

然而,地方党政领导连续落马、接力出事并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先后有云南昆明、广西玉林、山西太原等地方党政领导连续因为贪腐问题被查。要消除腐败接力现象,必须深刻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其根源问题采取系统性对策。

管住权力,修复政治生态。“物必先腐也,然后虫生之”,因违纪被查的领导干部正是因为心为物役,将班子、位子、权力看得比百姓的分量更重,才会轻易让诱惑攻破堡垒,“自己扳倒了自己”。而“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在发生腐败接力的地方,都存在着干事创业氛围淡薄、腐化堕落之风盛行等问题,政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对此,当前迫切需要做好政治生态的修复工程,不仅要反腐,也要反寡头,既擒贼也擒王,一捣到底。与此同时,深化改革、正本清源,通过制度化建设管住权力,从根本上瓦解人身依附、门客政治的“圈子文化”,并建立激浊扬清的选人用人标准,让政治生态真正“山清水秀”。

权力监督待加强。权力监督机制不能形同虚设,以茂名市为例,周镇宏、罗荫国、梁毅民三任市委书记无不是口头上大谈特谈反腐倡廉,以清正廉洁的光鲜一面示人,实际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他们在表面坚决“反腐”的同时,私下却积极腐败,导致“前腐后继”的现象发生。“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太多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领导干部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容易忘乎所以,越容易滥用权力。不建立严密监督一把手的机制,反腐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成效。

反腐倡廉教育需跟上。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腐败案件昭示我们,腐败的根源在于“精神缺钙”,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信仰丧失、理想缺失、精神迷失、宗旨丢失,以至于缺少正确的政治灵魂,缺少为民为国为党的情怀,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故此,只有补足精神之钙,牢固理想信念、树立规矩意识、强化党性原则、坚定为民宗旨,树立“不愿腐”的价值取向,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从根源上断绝“腐”的可能。(中山市纪委邓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