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丰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图导航
中共丰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维护 粤ICP备18058492号-1
宁夏:约谈见人见事 整改见质见效
“感谢组织对我们及时敲警钟,今天约谈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该检讨的检讨,该改正的立即改正……”这是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对宁夏演艺集团、自治区环保厅核与辐射安全局等8家问题较多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综合监督部门派驻纪检组组长进行约谈的一幕。
今年以来,宁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准化约谈为抓手,通过约谈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敲钟亮灯”,尽可能把工作做前面。1至4月,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函询约谈干部163人次,其中函询133人次、约谈30人次。
明确约谈靶向,精准甄别“和谁谈”
“你镇今年上半年执纪审查工作‘零办案’,存在监督责任落实不力倾向,你是怎么履行纪委书记职责的?”近日,青铜峡市纪委书记贺江对今年以来执纪审查工作“零办案”的3个镇、1个街道纪(工)委书记进行约谈。
为增强约谈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靶心,见人见事,着力于“未病而先防”,建立分级分层谈话机制,因人而异开展精准约谈,筑牢第一道防线。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办和平时监督检查等途径,广泛收集情况及问题,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慎重确定“和谁谈”。
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点名约谈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组长;对虽有问题线索反映但经核实查否,需予以澄清的党员干部,开展预防提醒谈话;对那些拟采取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或查核后需进行询问核实的党员干部,存在明显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向本人询问、示警的党员干部,开展询问示警约谈;对存在轻微违纪现象和问题的,开展纠错诫勉约谈。
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切中“谈什么”
“今年,你单位出现多名党员干部违纪问题,作为新上任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你是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日前,石嘴山市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组组长对市环保局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一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剖析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正视问题,强化责任,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将党风廉政建设抓细、抓实、抓好。”该局负责人在被约谈时表示。
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约谈,在宁夏已成为常态。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问题线索抓起,有的放矢,精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从思想政治高度谈认识体会,谈遵守党规党纪情况,谈所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本人履职尽责情况,谈有关问题线索情况,谈整改落实举措。
约谈须慎重,提醒无戏言。为进一步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开展谈话函询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谈话函询办法》,对谈话函询实施主体、程序、内容及纪律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约谈前,下发通知书,要求约谈对象做好相关准备;约谈时,做好谈话记录,明确约谈对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和时限;约谈后,督促约谈对象落实整改要求,并及时上报整改结果。
谈话对象确定后,认真分析其岗位和性格特点,制定详细的谈话方案和谈话提纲,找准问题的症结、形成的原因,做到有“备”而谈。自治区纪委常委王秀春表示,“约谈要把功夫下在实处,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分寸火候,把话说到点子上、谈到心里去,让被约谈者心悦诚服,有问题的认清错误、改正错误,没问题的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强化跟踪监督,精准运用结果
2017年3月15日,自治区纪委对全区2016年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测评中排名末位的15家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之后,银川市、石嘴山市、贺兰县等市县相继对上年度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测评中排名末位的单位进行约谈。多家市县规定,如果连续两年排名靠后,将对部门负责人作出调整、免职等相应处理。
约谈不是监督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约谈结果的运用,对落实约谈签字背书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约谈记录被存入约谈对象廉政档案,约谈结果也与个人或单位年度考核挂钩。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宽严相济、依纪依规”原则,综合考虑问题性质、时间节点和本人态度作出恰当处理。对不践行约谈签字背书,履行“两个责任”不力,导致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频发多发,造成严重后果,产生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问责。同时,对通过约谈发现问题线索严重失实,被诬告陷害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正名,澄清事实。